晏村位于忻州市南约 20 华里处,隶属兰村乡,国道 108 线和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,交通极为便利。晏村历史久远,很早以前,村 庄位于铁路东面,但因地势低洼,经常河水泛滥,给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,因而移迁到地势偏高的铁路东面,起名晏村,即
“平安,安静”之意。村民以种地为主,因交通方便,副业灵活,个体养车户很多,仅少数教友中就有八辆卡车,六辆四轮车,因而经济
繁荣,生活幸福。以前铁路东面尚无人居住,现在漂亮的小楼房和新房,鳞次栉比,充分显示出村民们生活的富裕。
晏村在兰村乡属于大村,全村约 1400 多人,教友仅有 280 余人,村内杨、宿为大姓,其次有武、张、乔、李、王、白等杂姓,很
早以前,赵、李为本村大姓,但因人丁不旺,虽有后代却远远落后于杨姓和宿姓,宿姓大部分为不信教者,信教者主要是杨姓和武姓,其
次有方姓,信教最早的要数王姓,大概也是受武姓的影响而入教的,但其后代大部分已出教,仅有移居磨盘山的王保爱一家仍继承祖信。
据老年人传说,杨姓由洪洞而来,在杨氏中有一名叫杨峰时者,在县城内做官,后来家道中落,隐居家中受王姓教友的影响入教,其子经
常陪侍杨雅各伯神父,义和团运动时,与杨神父一同被杀于大同,现在 50 多人的杨姓教友都是由杨峰时一脉传下来的。占有多数的武姓
教友则是先后由武家庄、黑岭梁搬迁而来,少数的方姓源于老安梁,晏村与磨盘山距离不远,沿大运路走出村南,往西过铁道后有一山间
土路,爬行 4 华里处便至,晏村历来隶属磨盘山会口,直到 85 年后方成为独立的会口。教友们进行宗教活动并无固定场所,多少年来
一直在户家进行,由于教友人数的不断增加,解决活动场所势在必行。 87 年前半年经有关部门同意,在村北买土地一亩,由西柳林匠人
设计建造,各地神父教友支援,历时三载,修建成今日之教堂,此堂座西向东,长 21 米,宽 8 米,钟楼高达 22 米,期间又新盖瓦房
五间,与堂紧紧相连,一间为更衣室,三间为神父住所,一间为厨房。此堂紧靠北同蒲道和大运路,仅距一百余米,美丽壮观的钟楼吸引
了无数惊讶赞赏的目光,常有游客光临参观,因而颇有名气。此堂不仅是天主教会的光彩,也是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体体现。
晏村由侯应荣神父管辖。现有教友 300多名,现任会长:武润元、武新明、武良根、武新文、李文鱼(女)